墨老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8章 开学日,无悔九二,墨老黑,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S:前面有两个155章,但上架后标题没法改,故本章应该为158章。

推着一辆二八大杠,吴小正再一次站在一中门口。

不过这次没有了感慨,只有了欣赏。

有人说,这个世界的美好和丑陋都是由人和景组成的,景美人好就成为了一种享受。

吴小正就是为了来享受这种美好,来弥补前世曾经错失的缺憾。

其实他应该径直推着车子进去的,但他站在这里,目的是为了多欣赏一会。

因为大概十年后,这里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让吴小正觉得陌生。

湘水县一中是一座很有历史底润的学校。

其最早的历史,可以回溯到抗战初期,当初的国民政府在这里成立了国立师范学院,大名鼎鼎的钱钟书先生在这里任教多年,并把这里作为了其著名小说《围城》中故事背景“三闾大学”的原型。

在抗战末年,国立师范学院被逼南迁,这里的旧址被改办成了省立15中,在解放后被更名为现名。

有历史底润对一所学校来说是一件好事。

别的不说,光是那些古老又带点古香古色的建筑,就很有厚重感。而此时校园内随处可见的参天大树,也充满了浓浓的自然气息。

这才是一个求学的好地方!

很可惜,这里的很多建筑因为陈旧,很快就会被陆续以钢筋水泥加瓷砖的漂亮建筑所代替。

也很可惜,因为太过于自然,就难免掺杂着一些杂乱,所以这里的自然风景也很快将被修剪得非常精致的苗圃所代替。

相比后世那漂亮得像公园的新校园,吴小正更喜欢这种自然,因为后世的校园人工雕琢的痕迹太严重。

其实,一中的这种变化是中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经济刚开始飞速发展的年代,原有的一切太陈旧太古朴,所以人们渴望变化。

毫无疑问,用钱堆砌起来的现代化建筑和精致的园圃会给现在的人巨大的冲击,于是大家纷纷向着这个方向效仿。

可当现代化建筑和精致的园圃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又重新怀念起古香古色和自然来。

很可惜,古香古色和自然是再也变不回来了的。

吴小正现在就在想,主导一中这种变化的设计师,到了十几年之后会不会后悔呢?

无奈地摇了摇头,吴小正推着二八大杠继续往前走,他的目标是宿舍楼。

所谓二八大杠,是指一种车轮为28英寸的自行车。

这是这个年代里最受欢迎的平民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这个时代的街头、马路上,小汽车还不多,更多的是骑自行车的人。

而二八大杠是男人的专利。

骑着二八大杠,前杠侧坐着孩子,车架上驮着爱人,车把上挂两个网兜,装着水果、罐头,一个男人的周末拜访就这么开始了,一辆车载着不富足年代真实的满足感。

现在吴小正所推的这台二八大杠,可是这个年代大名鼎鼎的“凤凰牌”,天津产的,看起来方方正正、敦敦实实的,黑漆的外表,电镀的把手,相当新。

这是刘志军转业后新买的,现在被吴小正借用了。

吴小正之所以要借这辆二八大杠,是因为车子后架上还拉着一个木质行李箱和一套被褥。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按照学校的规定,非县城范围内的学生是必须住校的,尤其是初中部的,要求更加的严格。

这主要是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

从校门口到宿舍区还有一段距离。

一路上,吴小正可以见到很多前来报到的学生,一般是父子组合,也有是一家三口的。

一般来说,是儿子背着一个背包走在前面,父亲扛着行李跟在后头,有的甚至是用扁担挑的。

在开学报到日,这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尤其是那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木质行李箱。

在多年以后,这样的风景会逐渐消失不见,因为那个时候小车或出租车已经取代了步行,木质行李箱也早就被一个个带轮子的拉杆箱所代替。

在以往的开学报到日,吴小正也是由父亲送来的,那时是吴小正自己抱被褥,吴敏青扛行李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众生相

天天抹粉嫩唇彩

帝道大圣

榕树下的秋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