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不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一节 月氏之王,楚,庄不周,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请。”陈平知道。田伦虽然只是个中郎将,普普通通的两千石。但是他是共尉的亲信,共尉把他派到月氏来,本身就说明了他对这件事的重视。

两人进了内室,立即有人不动声色的将内室控制起来。内室里,一张描着凤纹的黑漆案,上面放着一卷书,几只琉璃杯,旁边一只小红炉。炭火烧得正旺,上面架着一只铜壶。水刚刚烧开,正咕噜咕噜的冒着热气。陈平自己动手,先用热水将琉璃杯浇了一遍,又从旁边的一只陶罐里取出一些茶叶放在两只琉璃杯中,然后提起铜壶,将滚开的水倒进杯中,一股清香随之溢了出来。

“大人好雅兴。”田伦微笑着赞了一有

陈平微微一笑,盖上了杯盖。然后举起双手拍了拍,一个楚服的女子从旁边走了出来,陈平没有说话。却用手比划了几下,那个女子转身去了,不大一会儿,取来一只装了水的铜盆,还有手巾、胰子之类的洗漱用品。陈平示意田伦道:“先简单的洗洗脸,然后正好喝茶。”

田伦恍然大悟,他一心急着耍将咸阳的情况告诉陈平,陈平却不着急。心平气和的泡茶。让他洗脸,这就是气度的差别。他连忙洗了脸。那个女子又轻手轻脚的出去了。从头到尾都没说一个字。

陈平见田伦有些诧异,轻声解释道:“她不会说话,是个哑巴。”

田伦这才明白。

“尝一尝,看看我的茶道如何?”陈平将一只茶杯推到田伦的面前。

田伦深吸了一口气:“好茶,大人虽然不在咸阳,可是茶道却不弱于咸阳的任何一个人。”

陈平呵呵一笑,膘了田伦一眼。话中有话的说道:“咸阳有谁有我这么自在?”

田伦哈哈大笑,喝了口茶,然后向陈平凑了凑身子:“大人,从现在起,你不能再这么自在了。”

陈平微笑不语,看着田伦。其实他的心里也很急切的知道田伦的来意。只是做这份工作久了,已经让他养成了处变不惊的习惯。

田伦将去年共尉逼降项羽,然后大封群臣,又调整政策的事情的给陈平讲了,最后说道:“大王说,天下初定,不宜大动刀兵,所以暂时只能做些准备。具体如何实施。全由大人掌握,只要及时报知大王即可。大王已经下诏给北柱国吕释之和西柱国桓腑。以及翼侯章邯。他们手中的十万大军,可以随时配合大人行动。”

陈平看了田伦一眼,点了点头。他明白这句话的背后意思。动用兵力在十万以内就能解决的事情,可以干,十万人如果都解决不了,那暂时就不能动。一想到共尉将这件大事全权委托给他,陈平本来心里藏着的一些怨言顿时不翼而飞,心脏不由自主的猛跳起来。

“大王大概要准备多长时间?”

“根据令尹府的估计,风调雨顺的话,五年,如果保险一点,十年。”

“那也差不多了。”陈平微微一笑:“北柱国和西柱国等不及了吧?”

田伦也笑了:“东柱国弗信公和南柱国周叔公、镇蜀将军张良公都封了十万户,他们当然着急了。不过。大王对他们说过了,在做好准备之前,不会有大动作。”

“嘿嘿,大王想得真周到。”陈平感慨的叹了一声。共尉这么说。就把陈平的后路给铺平了,五年之内没有事,吕释之和桓腑都不会有意见,因为这是共尉定好的方针。而如果能够提前行动,他们必然要感激陈平,因为是陈平的功劳,让他们能提前实现加封的愿望。

“是啊,大王什么事都替我们想到了,我们这些做臣子的,真是无以为报。”田伦也感慨的说道:“这次大王派我到会氏城来,是辅助大人,说是跟着大人,一定能立功。”

陈平微微的笑了,他取笑田伦道:“要立功,应该跟着大军才是,跟着我,能立什么大功?”

田伦摇了摇头:“不然。大人。大王对你可期望甚高呢。战功虽然是我西楚最重的功劳,可是也不是战功才能加封。你看左尹赢婴公。将作大匠陈乐公,没有带过一兵一卒,不都封了十万户吗?”陈平眼神一紧,盯着田伦看了一会,又放松了眼神。笑了。他将杯中的茶一口饮尽,然后拿起案头的那本书,不知怎么的手一抽,就从封皮里抽出一张纸来,摊成一大张,推到田伦的面前。田伦放下茶杯。接过来一看,上面正是月氏和陇西郡之间的地形图,中间一大块是流沙,北面是匈奴人,西面是月氏。各个关隘的地形,兵力多寡,守将姓名、背景、喜好,各部落王的活动范围,实力大都写得清清楚楚。全是细若蝇头的小字。

田伦大喜,他看了一眼陈平,又爱不释手的看着地图,压低了声音说道:“有了这张图,二位柱国足以扫平月氏啊。”

“嘿嘿,打下月氏是不成问题,可是,那肯定不是大王想看到的。”陈平轻声笑了。

“为何?”田伦不解的抬起头。看着深不可测的陈平。

“流沙西北是匈奴温偶滁王的驻的。东侧是休屠王的牧场,西南侧是月氏的地盘。月氏东与我陇西郡接壤。西到祁连、昆仑,控弦之士十万。温偶蜘上正万、休屠王四万余。月氏足以匈奴人抗衡。“细杠几方互相牵制,相安无事,如果我军突然攻击一方,则另一方的态度就十分重要。万一他们结成联盟,我军即将陷入两面作战的窘境。北攻匈奴。则月氏击我西。西攻月氏,则匈奴击我北,如何应付?”

田伦默然,他这才明白了共尉为什么说桓腑和吕释之两部十万人马可以随时作战,又说暂时不能大动干戈。原来要解决西北的战事,这十万人根本不够用,而自毛却到现在才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误窃天下

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