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桃口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0. 第10章,古代深山种田养家日常,白桃口罩,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再加上姜枣嘴甜,人家买菜她还心平气和地教别人一些新奇吃法,态度好有礼貌又耐心,买菜的人哪里体验过这种服务?心里乐开了花儿。

再说了,算上那个白送的菜筐,每样菜贵也贵不到哪里去,春天嘛,尝个鲜儿,又不是每日都买,镇上的平常人家还是消受得起的。

破锣嗓见状,都忍不住感慨“这姑娘,嘿,神了!咋做啥都能成?”

柳儿、阿岩忙得乐呵呵的,姜枣甚至将沈衡摊上的那些野菜做了些优化——去掉老叶子、选择杂草,用嫩长的野芹菜松松了扎成小把。

不过,饶是姜枣是个能说会道的,毕竟5文钱一小把的野菜也不算便宜,直至晌午过了,所有的野菜才全部被卖完。

沈衡跟杜月娥承姜枣的情,坚持要请姜枣三人吃中饭——虽只是加了碎肉沫的汤泡饭,但五个人吃得格外畅快。

吃完饭,姜枣、杜月娥分别采购了些日用品。

姜枣四处张望,留意着这座小镇的情况,也许,可以试着先从一个野菜摊做起,卖山里春夏秋冬的应季野菜野果野味儿药材?

这些东西除了要功夫去采摘,几乎没别的成本,只要人勤快就不会亏本,最多就是挣多挣少的问题。

不过,经营本身也很重要,从始至终严控产品质量、规范服务内容跟服务态度,给菜更多“附加服务跟价值”,不愁走不远。

至于竞争对手,她也不带怕的,反正做生意口碑是王道,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纵然过程中难免会被竞争对手模仿、诋毁,但只守着家里那本就不多的一亩三分地,什么时候才能挣够跑路的盘缠?

而且,且不说跑路,目前这个家庭抗风险能力几乎为零,她小时候穷怕了,长大后总不忘抓住一切可以赚钱的机会!

她把自己想法一说,其余四人都拍手称快。

“咱就隔一天去集市摆一次,本就是小本买卖,只有自己上山去采摘才能保证质量,问村里人采购那又是一笔成本。”姜枣看着绿意渐浓的大山,眼里满含希冀。

“就是!就是!本来就几文钱的东西,问别人买,咱还能落几文?”杜月娥连连点头,并表示会动员公婆也参与采摘野菜。

“都是小本买卖,也不必在村里到处吆喝,省得惹人惦记。”姜枣想起胡婶子的嘴脸,忍不住提醒。

哪个世道红眼病都不少,别小买卖没做成,反倒遭人陷害。

姜枣、沈衡回家,跟家人一商量,大家都觉得极好。

谁能想到不值钱的野菜野果子还能卖钱?还有那野鸡野兔,平日里拿到镇上小酒馆去卖,价格压得极低,根本挣不到几文钱,现在自己卖,再也不用受人挑剔,忍那窝囊气。

说干就干,第二天,姜枣、沈衡两家就悄无声息地开始上山准备第二日的野菜。

鸟蛋、天麻、野韭菜、兰草花.....只要是能吃的、或者看起来好看的,统统都背回家,在姜枣的指挥下进行充满乡土气息的包装。

“嫂子,这杜鹃花谁要啊?又不能吃,闻着也没甚味道?”柳儿摆弄着一大簇一大簇杜鹃花忍不住好奇追问。

“人家买菜,咱就送一把杜鹃花,多美的事儿,回去随便找个瓶子一插,看着是不是心气儿都是顺的?穷富都是活,为啥不让自己心里舒坦些?”

姜枣边说边把粗瓷瓶里的杜鹃花摆在堂屋桌子上,灰头土脸的破房子,好像一瞬间灵动、鲜活起来。

柳儿、阿岩听得似懂非懂,江氏却忍不住笑起来,可不是嘛。

接下来的几日,姜枣带着四个人,总是在固定时间出现在集市,小枣山野食集,一传十十传百,在这个小镇渐渐有了口碑。

”小枣,明儿还没有没得野鸡野兔?”

“给我也留两只,你们家的个头大还肥,每次买都活蹦乱跳,跟死的果真不一样。”

“那个叉叉莓、树莓明儿还有吧?贵是贵了些,但我家娃儿说甜丝丝的.....”

姜枣忙得不可开交。

全然没注意街角有个人,盯着她的摊子看了好几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全职法师:我本无意次元王座

去看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