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明朝那些事儿第5部_第一章 最阴险的敌人,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当年明月,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斗争的结果人尽皆知,在这场惨烈的政治斗争中,无数官员落马折腰,内阁被全部清洗,新一代的权贵登上舞台。

严嵩运气实在不错,出事的时候他在南京,无门无派,无牵无挂,每天喝喝茶,谈谈京城八卦新闻,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话虽如此,但这件事情对他的前途似乎也没有太大影响,毕竟他的老师杨廷和是斗争的失败者,他从中捞不到任何好处。

但严嵩自己却很清楚,他飞黄腾达的时候到了,因为事情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除了老师杨廷和外,他还有一个十分要好的老乡兼朋友——桂萼。

果然,不久之后,京城传来消息,严嵩由南京调回北京,连升三级,担任国子监最高长官(祭酒)。

坎坷的人生、狡诈的官场改变了严嵩,他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领悟了成功的秘诀——左右逢源。

无论何时何地,在最终胜负显现之前,绝不能押上所有的筹码。

——洛克菲勒

这之后,严嵩的事业进入了黄金期。嘉靖七年(1528)四月,他升任礼部右侍郎(副部长),嘉靖十年(1531)九月,升任南京礼部尚书,后又改任吏部尚书。

严嵩向现实妥协了,他改变了自己,开始逢迎皇帝,阿谀奉承,但这似乎也很正常。

因为在朝廷中,拍马屁不是为了升官,而是为了生存。

所以,至少到目前为

止,严嵩仍然是个比较正派的人。虽然他要求进步的手段并不光彩,却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在朝廷上仍然直言不讳,毫不顾忌。

参考消息

朝中有人

严嵩跟桂萼的交情,说起来还真是不一般。两人同是江西老乡,同在南京为官,甚至聘请了同一位老师来教导儿子。再加上两人当时都充满了正义感,本身就很谈得来,经常在一起喝酒,还有点诗书往来。有着这么铁杆的关系,在“大礼议”中一跃而起的桂萼自然不忘拉严嵩一把。

换句话说,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

嘉靖十七年(1538),这个原则被打破了。

最难的文章

这一年的七月,最麻烦的事情来了。

此时距离大礼议事件已经过去了十几年,该认的认了,该给的也给了,应该说嘉靖先生也该满意了。

可这位仁兄却是个得寸进尺的主儿,他突发奇想,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这个要求,是绝对不会得到大臣支持的。

嘉靖不但要追认他爹为皇帝,还打算把他爹搬进太庙,成为以后历代皇帝朝拜的对象,最后,他还打算给自己的父亲一个封号——明睿宗。

此要求在历史上有一个特定的称谓——称宗祔庙。

这是一个极其无理的要求。没有做过皇帝的人,怎么能够进太庙,称睿宗呢?先前给自己争个爹,多少还算是人之常情,现在干这种出格的事,就是贪得无厌了。

所有的朝廷大臣都听说了这件事,却并不出声,因为他们要等待一个人的反应。

这个人就是专门负责礼仪的礼部尚书。

很不幸,当时的礼部部长就是严嵩,这下无论如何也躲不了了。如果赞成,会被众人唾骂,如果反对,会被皇帝处罚。

但老江湖就是老江湖,严嵩开动脑筋,费尽心思写了一封奏疏给皇帝。

这是一份质量很高的奏疏,全篇洋洋共计千余字,好像什么都说了,仔细一看,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严嵩又耍了一次两面派。如果换了别人,这篇文章或许能蒙混过关,但这次他遇到了嘉靖先生。

刚看完奏疏,嘉靖就召见了严嵩,并用几个词概括了对他的印象——骑墙、滑头、两头讨好。

满头冷汗的严嵩狼狈地逃离了那个可怕的人,他终于意识到,在这个人面前,天下人无非两种而已——支持他的,或反对他的。

除此之外,没有第三条路。

于是两个选项同时出现在他的面前——原则,还是利益?

严嵩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他不想再折腾下去了,他已经五十八岁,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累,利益就是他所追求的全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开局进入混沌,我选时间魔神!

遗失记忆者

向魔女大人宣誓效忠

单据

绝色邪妃惊天下

芈凤

圣墟

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