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明朝那些事儿第5部_第七章 东南的奇才,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当年明月,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准确的人心洞察力,惊人的局势判断力,这就是胡宗宪的卓越才能。

嘉靖三十三年,奇才胡宗宪来到了浙江,他将在这里开创自己的伟大事业。

其实在当时的浙江,胡宗宪只是个小人物,因为他的级别太低(浙江巡按)。

巡抚和巡按虽只有一字之差,品级却差很远。胡宗宪是都察院监察御史,奉命巡按浙江,负责监察纪检事务,他的品级只有七品,而李天宠则是四品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奉命巡抚浙江,负责浙江全省的管理事务,相当于省长。

赵文华好歹是个副部级,之所以对胡宗宪一见如故,称兄道弟,实在是因为他太过孤单。在张经的阴影下,没人愿意陪他玩,只有胡宗宪对他礼遇有加。

于是他向这个新朋友和盘托出了自己的计划,并许下了一个美好的祝愿,只要计划成功,你就是新的浙江巡抚!

赵文华是一个坏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人,但一个坏人,能够干到副部级侍郎,说明他是一个有能力的坏人。

赵侍郎的计划是这样的,他准备告张经的黑状,罪名是张经畏惧倭寇,拿了朝廷的钱,不帮朝廷办事,消极避战。

看上去很简单,实际上不简单。

张经不是吃素的,赵文华上书后不久,他就得到了消息,但他的反应却十分怪异,不但没找赵文华算账,也不上书辩解。

因为他已有了绝对的把握,筹划已久的行动即将开始,狼土兵已经到位,各路大军也已到齐,只等他一声令下,就发动总攻。

有凶悍的狼土兵助阵,张经相信他会取得胜利,而到那时,捷报将是对赵文华攻击的最好回应。

看上去是正确的,实际上是错误的。

志得意满的张经没有想到,在这个看似天衣无缝的应对中,有着两个小小的疏漏:他并没有真正看懂那份告状的奏疏,而更重要的是,他低估了赵侍郎的水平。

作为严党的主力成员,赵文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事实上,张经即将开始的军事行动早在他的预料之中,但他仍然敢在此时上书,是因为他已料定,此书一上,张经如不胜,尚有活路,如若战胜,则必死无疑!

嘉靖三十四年五月,缺钱花的倭寇耐不住寂寞,开始大举向嘉兴进犯,却就此掉入了陷阱。

张经等待良久的机会终于到来,他当即调集手下大军水陆并进,在王江泾与敌军遭遇,大破倭寇,斩杀敌一千九百余人,史称“王江泾大捷”。

这是东南自倭乱以来的最大胜仗,张经十分得意,当即写下告捷文书送往京城,等待着朝廷的封赏。

事实证明,这次朝廷的办事效率相当之高。没过多久,张经就等到了他应得的赏赐,不是金银财宝、高官厚禄,而是两个人,具体说来是两个锦衣卫。

他们送给张总督的见面礼是一副闪亮的镣铐,然后大声传达了皇帝大人的贺词:“经(张经)欺诞不忠,着令入京问罪!”

张经的脑袋有点乱,明明自己打了胜仗,怎么就成了“欺诞不忠”?

张总督之所以一头雾水,是因为他并不清楚赵文华那份奏疏的奥妙。

王江泾大捷

嘉靖刚看到这份黑材料的时候,起初并不在意,直到他顺手交给了身边的一个人——严嵩。

严嵩自然明白赵儿子的意图,当即展现了他的表演功底,做沉思状良久,突然换上了一副忧国忧民的表情,开始痛斥倭寇侵害百姓的惨状,最后指出主题——拥兵自重,坐观倭乱,都是张经惹的祸。

嘉靖生气了,后果很严重,他当即下令缉拿张经回京。

谕令下达后不久,张经的报捷文书就送到了,看似张经就要涉险过关。但正如赵文华所料的那样,嘉靖作出了一个十分缺心眼儿的判断:

“张经着实可恶,闻文华劾,方一战!”

混迹江湖三十多年的嘉靖同志就这样完蛋了。经过多年的磨砺,他的脾气个性以及各种权术花招,早已被严党摸得一清二楚,现在也只能是被玩没商量了。

张经倒了,李天宠也没戏了,这对难兄难弟手拉手上了刑场,一同被杀。

赵文华兑现了他的诺言。李天宠死后不久,他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关系,破格再破格,短短一个月,就把七品基层御史胡宗宪直接提拔为四品右佥都御史,并巡抚浙江。从芝麻官到封疆大吏,其晋升速度堪比飞毛腿导弹。

赵文华十分欣赏胡宗宪,因为胡宗宪的出众能力以及在逆境中对自己的支持。但胡宗宪却不喜欢赵文华,因为在他的眼中,赵文华着实不是个东西。

胡宗宪是一个身世并不简单的人,他出生在豪门望族。六十年前,他的曾祖胡富考中进士,还曾经担任过正部级干部——南京户部尚书,显赫一时。

望族出身的胡宗宪是一个天才,他二十二岁中举,二十六岁中进士,无论在地方还是军队,无论是处理政务还是平息叛乱,他都显现出了非同寻常的才能。

参考消息

冤死的抗倭猛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开局进入混沌,我选时间魔神!

遗失记忆者

向魔女大人宣誓效忠

单据

绝色邪妃惊天下

芈凤

圣墟

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