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卑鄙的圣人:曹操.第8部_第九章 刘备入,卑鄙的圣人:曹操(大全集),王晓磊,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拍马屁挂上众人,谁能说不是啊?只得随声附和。曹操敞开衣襟,接过孔桂递过的手巾,笑道:“季弼亦风流之士,今日为何这般迂谨?《礼记》尚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难道老夫就不能消遣消遣?”

一句话反把陈矫吓坏了,连忙请罪:“属下无知,丞相见谅。”斜眼看了看满面谄笑的孔桂,心道这小子柔中带刺可不好惹。

曹操全没挂在心上,擦着汗道:“老夫年少之时也是浮浪子弟,斗鸡走马蹴鞠六博,无所不好无所不精。今年事已高又为政务所羁,昔日那些玩乐之事也都疏懒了。”

孔桂立即见缝插针:“有事弟子服其劳,割鸡焉用宰牛刀。丞相身负天下之重,满腹珠玑之谋,列位公子已长成。小的身在边鄙,亦闻平原侯文采斐然通晓政务,二公子精于骑射勇冠三军,如今一见远胜百闻!五官中郎将的大名更是不消多说,丞相有这么多好儿子,又何必鞍马劳顿亲犯险地?以小的之见,您大可安居邺城安享富贵,一来尽多年未有之欢愉,二来也叫世间不逞之徒见识一下几位公子的厉害!岂不快哉?”

陈矫、王粲等面面相觑——这小子拍马屁的水平可谓登峰造极,不但将曹操奉承了一番,还把两位公子也夸了,就连远在邺城的曹丕都没落下,真真滴水不漏。

或许是因为孔桂嘴甜,或许是这话正对了心思,亦或许是他相貌实在太像郭嘉了,曹操越听越受用,飘飘然晃悠着脑袋,口上却道:“牛刀可以割鸡,鸡刀却不足以解牛。他们还年轻,少历练,若要独自统兵还差得远呢!”

曹彰此番得偿夙愿上了战场,这几日心里正高兴,也被孔桂拍得甚美,听了父亲的话,又不禁想起当初渡渭水之前的安排,技痒难耐忍不住问道:“父亲两月前叫孩儿参悟兵临潼关之事,孩儿愚钝至今不解,请父亲明示。”

这正是曹操得意之笔,听儿子相问,更觉面上有光,索性对在场所有人炫耀道:“将在谋不在勇,老夫平生用兵皆谋定而后发,故而每战必胜。前番贼据潼关,我若兵入河东,只恐马、韩分兵把守诸津,则西河未可渡。故而我盛兵以逼潼关,马、韩等人误以为我要强攻,遂集兵关前,河西之地反而空虚,所以徐晃、朱灵抢渡可成。”

“虚中有实,实中藏虚,原来如此!”曹彰似是打仗打上了瘾,闻听此言连拍大腿,恨不得立刻找敌人再试验一番。

曹操如数家珍接着道:“西河营寨既立,老夫便连车树栅,遍修甬道,既为不可胜,且以示弱。后再南渡筑沙为城,虏至不出,所以骄之也。故贼心中忧惧众莫能一,而求割地。老夫伪许之,使其自安而不为备。既可趁机离间马、韩,又可畜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此所谓迅雷不及掩耳。关中遥远,若贼各依险阻,即便是大军征讨,一二年间不可定。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能归服,军无适主一举而灭。故而敌每来一部,老夫非但不忧反而生喜。胜一人难,胜众人易,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这一套计谋虽多有楼圭、贾诩参与献策,但不得不承认这是曹操筹谋已久的。他之所以能发出“兵之变化,固非一道”的感慨,是几十年来参悟兵书、身经百战的心得,一招一式皆得自艰辛,令人不得不佩服。

“自古兵家未有如丞相者,虽白起、韩信之流不可及,就算光武帝复生也难敌丞相之谋!”孔桂再接再厉继续溜须。

曹操斜了他一眼,摆手道:“你小子谄媚忒过,岂能真如你所言?”陈矫等人早看不过眼了,见他挨了训,这才稍觉痛快。

殊不知孔桂话里暗藏乾坤——光武帝岂是随便比的?我言开国皇帝难敌他一二,他若真是大汉纯臣就当正颜厉色,如此草草斥责,可见世人传言不虚,他果有代汉自立之心。摸透这一层,日后在曹营见机行事就容易多了。

曹操浑然未觉,兀自感叹:“老夫半生所憾者,唯赤壁之失,今威震关中声势复振,他日便可再下江东,焉能不喜?”这倒是不折不扣的实话,近两年他忧于内部不稳隐忍得太多,如今这场胜仗无异于从地上爬起来,终于没有步袁绍一蹶不振的覆辙。说到此处他又不免惋惜,“只可惜渭水一战,窦辅为保老夫亡于箭下,窦氏一门忠烈,仅存这一点骨血也丧于沙场。人才难得忠义难觅,老夫回朝之日当多加追表彰其英名!另外此番得胜,弘农、河东两郡也功不可没。贾逵助钟繇坐镇弘农,士民敬爱故而无叛。杜畿自河东补给军粮,老夫原以为多有不便,没想到至今尚有余粮二十多万斛,有此储备即便再打上一两年都够了,何愁马、韩不灭?”

曹彰早就摩拳擦掌:“现今兵精粮足,能否让孩儿一显身手?就请您坐镇长安运筹帷幄,请三弟随军任孩儿的参谋,我兄弟二人替您征讨金城诛灭马、韩,为朝廷立功,也为您老人家争光!”

“好!”曹操在渭南之战见识了儿子的本事,心里有些底,加之这会儿高兴,竟破天荒答应了,“吾儿勇气可嘉。今子桓坐镇邺城,子建参谋军务,子文若能驰骋疆场扬威边陲,也不枉世人夸赞咱曹家父子!”

孔桂晓得什么,反正跟着奉承就对了:“什么父子英雄?以小的看是辈辈英雄,以后丞相子孙万代个个都是英雄!”

“哈哈哈……”曹操仰天大笑,“果真如此,夫复何求?”今天曹操真是发自内心高兴,自赤壁兵败以来没这么高兴过。打赢这一仗挽回威名还在其次,有什么比三个儿子不负所望更好的呢?如果他们三人能拧成一股绳,为曹家谋定天下,那这位子交与谁还不都是一样?即便自己此生真的不能统一华夏,身登九五,有他们继承事业,子孙万代的富贵还愁得不到吗?

可就在他放声大笑之际,军师荀攸满面焦急奔上堂来:“丞相!大事不好!”

曹操的笑声戛然而止:“怎么了?”

“河间暴民田银、苏伯作乱,诛杀官吏抄掠郡县,已集众数万。”

“哪里作乱?”曹操以为自己听错了。

“河间!”荀攸又重复一遍。

河间?!那岂不是冀州辖境?曹家的大本营!曹操只觉耳朵里嗡的一声,手中杯盏不禁落地,摔个粉碎。

其他人也惊住了,一个个哑口无言,呆若木鸡,隔了半晌才听曹操阴沉地咕哝了一声:“这仗不能再打了,速命曹仁领兵两万立刻回师平叛。其他将士整备辎重,明日收兵……哼哼,父子英雄辈辈英雄,恐怕老夫没那个福气……”

众人不欢而散各忙军务,整整一夜曹操没合眼——昔日击败袁氏入主冀州,百姓何等拥护?如今为什么会作乱?老夫坐镇邺城六七载未曾有乱,为何子桓理事不到半年就闹出这么大乱子?这小子究竟干了些什么?若一个小小的冀州都治不好,怎能扛起万里江山……辗转反侧不得安宁,好不容易熬到天亮,还未出城点兵,又听县寺门外有人吵吵嚷嚷请见。曹操满腹心事哪肯见,命侍卫赶开,出门跨马便走。哪知此人扑至马前,拦住道路连连叩拜。曹操刚要发作,可一见此人面孔又忍住了——依稀记得是凉州从事杨阜杨义山。昔日官渡之战,刺史韦端不知归袁归曹,曾派他到许都观望动向,杨阜回归陇西力劝韦端支持曹操,也算对曹营有功之人。邯郸商、张猛死后,荀彧保举韦端长子韦康接任使君之位,杨阜也晋升为凉州别驾。

“义山何故拦路?”

杨阜叩头如鸡啄碎米一般:“恳请丞相诛灭马、韩,收全功而返,万不可草草收兵。”

曹操一见是他也猜到有此一谏,叹道:“老夫何尝不想成就全功?但冀州生乱祸起肘腋,不能不顾啊!”

杨阜恳求道:“田银、苏伯无名之辈,不过皮肉之癣,马、韩乃心腹之患。马超有韩信、季布之勇,甚得羌胡之心,西州之士无不畏之。只恐丞相一走,陇上诸郡又非国家之有也!”

他说的不是没道理,马、韩两家久在西凉何等威望?斩草不除根必为后患。闻听此言曹操也有些犹豫,但冀州太重要了,那不仅是他的大本营,也是日后走向龙位的根基所在!想至此曹操一咬牙:“不行!冀州之叛不能不管……但你也不必担心,我分兵一半,留夏侯渊督徐晃、张郃诸部镇守长安,若二贼还敢来犯,你就请他们出兵救援。”说罢绕过杨阜打马便走。

“丞相!凉州刺史韦康……”杨阜连忙爬起,未及多言曹操已经走远了。他无可奈何急得连连顿足,夏侯渊虽勇,但是不是马超的对手呢?而且凉州最大隐患其实不在敌人,而在刺史身上!荀令君英明一世,却错看了韦康其人。韦康虽有博学之名,却是一白面书生,倘若马超再次来袭,他能保住凉州吗?

眼见曹操归心似箭已奔出很远,杨阜只得把这些忧虑埋在了心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千劫主

弄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