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羊羊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章 国家兴衰,匹夫有责,开局女悍匪抢我做压寨夫婿!,李羊羊羊,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宁公子自嘲地笑了下,\"古人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先生才情出众,为何不想为朝廷效力,却来到这偏远山区做低贱的商人?\"

从眼神中看出了答案。

小宁王是个性格直率,却又故意装疯卖傻的人。

罢了。

既然你执意追问,那我就以诗明志。

王悍悄悄转头,\"徐大人,您此行是为了求诗吗?\"

若在之前,徐知春还会摆出县令的高贵姿态。

但现在他知道王悍就是状元后,立刻收敛起心思,恭敬地说:\"若能得一首诗,徐某必铭记先生的大恩。\"

\"云蝶,给徐大人拿笔墨纸砚来。\"

王悍准备作诗了。

云蝶眼神一亮,立刻取来文房四宝,整齐地摆放在桌案前。此时,王悍推开窗扉,凝视着楼下繁华如画的景象,心中却满是疑惑:“该选哪一首呢?”

背后。

云蝶美目圆睁,目光全然聚焦于王悍身上。徐知春握着毛笔,神色紧张。唯有宁公子,显得从容不迫。

他见过不少诗词名家,王悍之前的《卧云》确是令人赞叹。然而听说那是描绘风月场所的女子,宁公子便失去了兴趣。相较于国家社稷,这类带有脂粉气息的诗篇,他并不看重。

此刻,目睹王悍时而皱眉,时而深思,时而又流露出哀伤之色,宁公子的好奇心也被勾起。

“身陷风尘之中,想必创作的仍是红尘琐事,听听也无妨。”宁公子端起茶盏,正欲轻尝,耳边响起了王悍淡漠的吟诵:

“夷陵有布衣,老去志更拙。

愚心许国何,窃比稷契哲。”

闻言,宁公子苦笑:“果然是忧国忧民之作,接下来是不是要描绘风月场的情景了?”

王悍作诗——不,抄诗,实则也饱受煎熬。这首诗长达五百字,幸亏他早已烂熟于心,不至于遗忘。令他纠结的是,诗中描绘的诸多标志物,都需要仔细斟酌改动。例如,原诗中的杜陵,被王悍替换成了他的故乡夷陵。好在改动过后,并未破坏诗的韵律。

王悍继续诵读。此刻,楼下的文人墨客纷纷注意到窗边的王悍。

“咦,这诗的笔力真沉厚。”

“竟将诗人的行程见闻,以诗的形式展现。”

“诗中描绘的战乱,应该是两年前黄河那次叛乱吧?听说朝廷动用了数十万兵马才平息。”

“如此关心国家民生的诗篇,作者必定非等闲之辈,此人……难道是南竹先生?”

“想不到,南竹先生竟有如此济世之志。”

屋内。

云蝶眼中充满哀愁,仿佛已沉浸在诗的世界中。徐知春奋笔疾书,不敢有丝毫疏漏。宁公子则举着茶杯,竟忘了品尝。

直至,王悍诵出下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辱咫尺异,惆怅再难述。”

“大胆!”宁公子暗自低喝。他竟不敢出声打断王悍的创作。而王悍也不敢稍作停顿,万一忘词岂不尴尬。

终于,接近尾声。

随着诗句的流淌,王悍忆起京城富家千金,想起会所的种种;又想起青云山的匪徒横行,自己沦为马夫的悲惨经历。桩桩件件,让王悍深感共鸣,感慨万分。

国家兴亡,人人有责。

然而古人又言,国家兴盛,百姓受苦;国家衰败,百姓同样受苦。

来到王朝衰败的边缘,王悍未曾打算为这时代留下任何痕迹。

然而此刻。

随着诗词的最后一个音节落下,王悍的心境,竟不由自主地发生了微妙转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明少皇

喝水的犀牛

绝对静默

我是笑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