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缘尽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1章 拉拢张国维,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原来缘尽啊,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黄景昉又说道,

“你是没有事肯定不会来找老夫,说吧,又有什么事。”

李适笑嘻嘻的说道,

“伯父上次你防瘟疫的事情,听说成绩斐然,现在京师的市面焕然一新?”

黄景昉再次苦笑的说道,

“这里面全是你的功劳,老夫就是挂个名头而已。但是不得不说,这京师的环境确实改变挺大的,还有京师最近没有听闻大规模的瘟疫出现。”

“老夫也跟着沾点功劳。”

李适当然知道这都是自己的功劳,但是嘴上不能认啊,不然以后怎么顶着老黄的名头办事啊。

“伯父万万不可妄自菲薄,这一切都是在伯父的带领下完成的,伯父那也是居功至伟。”

果然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虽然知道缘由,黄景昉还是忍不住的得意。

“好了,好了,莫要吹捧,快说说你有何事。”

李适只好说道,

“最近我盘查京师情况,发现京师已经严重缺粮。一是今年北方欠收,二是南方今年运输不及时。”

“对于粮食这种国之重器,我需要未雨绸缪啊。”

黄景昉不由说道,

“这粮草不是户部的事情吗,我们贸然插手,恐会惹得其他人不快。”

李适这就要批评老黄了,难道就不能有点主动的精神,

“伯父,现在粮食危机还没有显示出来,朝堂看起来一片平和。但是一旦发生危机,朝堂上这些尸位素餐的家伙能干什么?我看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消耗俸禄。”

“更何况,朝廷根本没有钱,要是发生粮食危机,能有什么办法?”

黄景昉只好问道,

“太仓的粮食现在存量有多少?”

只见李适回答道,

“历史最低水平了。”

黄景昉顿时重视起来了,但是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到什么应对的办法,只好说道,

“老夫也没有半点头绪,贤侄可有什么办法?”

只见李适说道,

“我已经拨款一百万两在南方购粮,这些是为了保证军需。”

“当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买粮,但是这办法肯定不适合朝廷,因为朝廷根本没有钱。”

“所以我便想了一个办法,在京师周边组织人力开垦无主,闲荒之地。还有便是引进我们南方的高产粮种。”

“伯父应该知道玉蜀黍(玉米),番薯(红薯),马铃薯(土豆)等海上传来的高产作物吧。”

身为福建人黄景昉肯定听过,要知道最早这些作物都是从福建传进来的。

不过黄景昉还是说道,

“这些作物老夫是听说过,但是北方和我们福建的天气相差太大,也能种植?”

这也许便是为什么这些高产作物出现了这么多年,还没有大规模种植的原因,古人的视角局限性太大。

李适说道,

“当然能,可能这些作物在北方的种植情况比福建还好。伯父你要是在北方推广开来,不仅可以造福百姓,还可以名留青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误窃天下

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