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四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9章 乡试第二场,老婆穿丢了,捡了一路红颜知己,林四儿,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大人,你可别害我了,徇私舞弊这种事,我和马大人都不会做的。”杨千里无语地说道。

赵大人尬笑两声,说道:“杨大人别误会,下官就是随便问问。”

“赵大人,早跟你说过了,要慎言啊……”

郭兴则是自顾自地揣摩道:“要说诗词的考题,历史上这么多届科举,一直都是千篇一律,无外乎限定主题和格律曲调,让考生各写一首诗和一首词。从这本诗集来看,陈容的风格多变,似乎没有短板,想来无论怎么出题,都难不住他。只要思想正确,别内涵反动就行……”

“可不是嘛,进了官场,更得慎言。你说是吧,赵大人?”

赵大人狼狈地点了点头。

……

十一月十一日,不是双十一,而是乡试第二场的日子。

这一场考试,晋州知府孙暄决定巡查安宁县的考点。其中很大原因是因为听说陈容考了第一场的榜首,第二场考的还是他赖以成名的诗词,所以很想来亲眼看看,“晋州第一才子”这次又能写出何等佳作。

不仅是他,考院的五位考官也早就打听好了陈容的考场和考号,想要借巡考的机会第一时间一睹为快。

这并不能算徇私舞弊。无论陈容的诗作是好是坏,他们都会公平地打分,即便知道了哪张试卷是陈容的也没关系,他们与陈容非亲非故,不会因此而故意给他高分。相反,陈容的名声在外,他们给分甚至会更加严格。

随着贡院锣声响起,陈容开始翻看试卷上的题目。

果然是一诗一词,两首诗词的题目是同一道,只有一句话——“长风萧瑟,万里归雁,梧桐叶落”。

毫无疑问,这是在描述秋天的景象,诗词的主题考的肯定也是秋天。科举的诗词题向来不会在题目上设陷阱,只要按照表面意思理解即可。

这个主题在恩科院第一次月考中就考过了,但书院老师只押中了题目,没有押中诗词的形式。

诗的格律要求是七言绝句,词的词牌限定为《苏幕遮》。这才是诗词考试的难点,专门在韵律、平仄等方面进行限定,防止考生套词。

前世和这个世界有很多共通的词牌名,《苏幕遮》正是其中之一。陈容在备考期间了解过这些规则,因为词牌名对格律是有一定限制的,他担心随便抄词会因为两个世界规则不同而翻车。结果对比下来发现,只要是一样的词牌,格律也一样。

比如《苏幕遮》的格律是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

陈容在脑海中搜寻一番,第一首诗选择了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第二首词选了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陈容抄完这两首诗,根本用不到一炷香时间,但正常来说,一个人现场做诗词不可能一瞬间就写出来的,这场的考试时间也是一整天,而且不允许提前交卷。陈容为了装得像一点,也学着其他人冥思苦想,见有人动笔了,才开始写诗。

这一天对他来说,实在是有够无聊的。明明十分钟就能交卷,要一直干坐到晚上……

期间有几个巡考官来过,不知为何在他这停留了片刻,那时他才只抄了一首诗,正装着想第二首呢。就连孙知府也来了一趟,看完陈容作答的《秋词》,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

终于等到交卷的锣声响起,陈容第一个交卷跑路,他屁股都要坐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误窃天下

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