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怕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3章 搁置的主意,唐朝的草蜢,猫怕凉,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依赖钢铁?呃!不依赖”姬云托着下巴“如果只是依赖铁行不行?”

长孙无忌就是干铁买卖的“可以,西边波斯进口我大唐的钢锭,但是他们有足够的铁锭出口”

“那就这样,红衣大炮的威力,外邦使臣看过没吗?”

李世民回想了一下“没有,事发突然,留在长安的使臣也就听到了炮声,看过留下的残骸而已”

“如此甚好!先前答应了给程伯伯红衣大炮,这样,用我配置的火药来用,演示给他们看。然后他们必定会多方打听”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笑“对,红衣大炮就一管子,加俩轮子。那么他们就明白秘密是那装进去的粉末”

姬云指指李世民手里记录普通火药配方的纸“怎样让他们在不经意间拿到呢?这个有点难嘞”

李世民四人揽下了“这就不用你操心了”

近代比较着名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20年中欧洲列强之间开展的军备竞赛(如“无畏舰”建造竞赛,详情请参阅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军备竞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苏联解体前展开的长期军备竞赛

姬云想用这种方法坑死邻国,但是李世民他们考虑到火器毕竟是从未见过的战场用品。传出去刺激邻国研制,心里并没有什么底。万一出现反效果,对于大唐将是巨大的威胁

这种考虑,是从中国的特色来说的。自古以来,中国喜欢建城。

当然外国也喜欢建城

有什么不同呢?

这从火炮的发展史就看得出来。明朝最先使用火器部队,到了清朝,他们发现火炮这玩意儿,吼吼吼几声,就没用了。对面骑兵已经冲到眼前了。

而且,早期火炮的威力对于喜欢叠石头的中国人来说,没什么实际效果,城墙太厚。

比如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虎牢关,跟现代的军用永固堡垒一样,硬得不行

反观欧洲。蒙古军队在西征时一路攻城拔地,不使用火器,只依靠重型配重投石机,在东欧地区面对当地罗斯人较脆弱的夯土包木城墙,更是常常一两天内就能将其攻破。

火药西传之后,那些欧洲古堡干脆被火炮一发入魂。这刺激了他们对火炮的研发,最终,西方人用火炮轰开了大清的国门,然后大清亡了

李世民首先要考虑火炮对大唐的威胁。对于依城而居的唐人来说,火炮这种专门摧毁城墙的远程武器是致命的威胁。大唐军队还是步兵为主,火炮对付骑兵明显就是白给

再说了,泄露普通黑火药的配方,难道别人不会试着调整比例?

最重要的一点,卷入军备竞赛,大唐的武器得先进到什么程度?太低,大唐处于被动;太高,刺激小国相互结盟

这会超出掌控范围,不可取

军备竞赛计划搁置,得看姬云口中的火器到底怎么样再说

其实姬云是考虑不周,在中国古代时期,没有任何国家脑子抽风考虑过与中国搞军备竞赛这种事情,哪怕类似的也不行。这想法简直是愚蠢

就因为四个字:地大物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千劫主

弄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