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东南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五章 筹划,1644英雄志,韭菜东南生,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来,建安堡已经是将近八十里的距离,第二,建安堡之后,再八九十里,就是神木县了,神木县位在秦晋蒙三省交界处,素为“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的塞上重地,是延绥边防镇中重要的组成一环,也是交通要冲,如果陕西全境被李自成攻取,榆林能指望的,就只有山西的兵了,如此,身为交通要冲的神木就更为重要了。

简单讲,如果真有什么意外,神木就会是榆林军突围的方向。

此外,因为境内沟壑纵横,地势险要,神木县城易守难攻,从永乐年到嘉靖年,蒙古人数次围攻而不能攻克。

因此,神木县没有轻易放弃的理由,更不用说,神木知县朱一统为人刚烈,他可不是绥德知州汪鑫那样的性子,想让他放弃神木,门都没有。

神木县周边有永兴堡,柏油堡,镇羌堡,加上神木县本身的人马,兵力超过千人,不论从战略还是战术上,都是可以守的。

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神木县在榆林镇的后方,只要榆林镇坚守,神木县的危险就不大。

只是,朱一统虽然刚烈,但毕竟文人,战斗经验不足,因此都任老大人已经请原原定边副总兵张发、标营守备韩友范去辅助,以免闯军绕行攻击。

加加总总,算上尤振武从绥德米脂带回的兵马,以及城中各个将门子弟和家丁,差不多能有六千五百兵……

都任和王家禄眼中的焦虑稍微去了一些,这比他们最初预计的兵力多了一千多,多亏了尤振武啊。

算完兵力算粮草。

都任说,因为征用了红山堡商人交易的粮食和其他物资,城中粮店军管,加上军粮仓里的少量存粮,够四千军士八十天的口粮。

八十天太少。

都任老大人下一步准备号召城中大户捐钱捐粮。

李承芳估算,绥德米脂两地撤退而来的大户,他们携带的粮食总数超过一千石,两地官府存粮五百石,小户百姓携带的粮食总共应该也有五百石,这是两千石,加上榆林军押运的九百石,差不多是三千石。

注:榆林军原本押运的是一千两百石,但途中自己吃粮,预计会少掉三到四百石。

三千石加上五十天的军存粮再加上城中百姓的存粮,以预估的人口算,可吃六个月,咬咬牙,每天定量,撑九到十月也是可能的。

粮食暂时没有问题。

当然了,这多亏尤振武,如果不是他从秦王府求了粮,将李家的陪嫁换成粮食,又毅然决然的鼓动绥德米脂两地的大户撤退,榆林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粮。

“贼兵势大,纵然我们有粮有兵,也经不起他们的长期围困,榆林要守,非有外援不可,末将以为,应尽速联系宁夏镇,请官抚民总兵派兵支援,再派人联络河套蒙古人,许以重利,蒙古人贪财,必定答应来援,如此,我们就能多一路人马。”刘廷杰道。

都任王家禄都点头。显然他们非常认同刘廷杰所说,历史上,他们就是这么做的,但宁夏镇自顾不暇,借来的蒙古兵也被击溃,榆林遂成孤城,最后陷落。

身为穿越者,尤振武非常清楚的知道,刘廷杰所说,虽然合理,但却难以实现。

但为了给众人防守的希望,为鼓动军心,他不能拒绝。

“宁夏官总兵,固原白总兵,临洮牛总兵,在归来的路上,我都曾遇见,还套了些交情,在绥德时,我已经分别给他们写了信,请他们在闯贼大军攻击陕北时,支援我榆林,同样,如果闯贼攻击他们,我榆林军也会相助,所以暂时就不必再派人去找他们了。向河套蒙古借兵是个好招,但刘参戎,我不同意你亲自去。”尤振武道。

“为何?”刘廷杰惊讶。他之所以提出,就是因为他认识河套蒙古的头领,并自信能说服对方。

“你是大明参将,蒙古人狡诈重利,说不得会有变。再者,大战在即,你作为一方主将,这时应该留在军中,督军备战,我初为总镇,更需要孙副镇和你的襄助,去往河套蒙古的人选,可商议他人。”尤振武道。

为什么不让刘廷杰去?因为带着蒙古兵返回的刘廷杰会被闯军击溃,刘廷杰力战被俘,因为誓不投降,骂不绝口,被闯军乱刀砍死。

这一世,尤振武不想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他本就对河套蒙古不抱什么希望,又怎么舍得搭上刘廷杰?

尤振武说的真诚,刘廷杰心有感动,口中道:“总镇不知,除了我,怕没人能说动那苏烈。”

苏烈,河套蒙古头领的名字。

“你可以给他写一封亲笔信,托人带去。”尤振武道。

刘廷杰摇头:“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明少皇

喝水的犀牛

绝对静默

我是笑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