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韵随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九十章 土地,经济大清,笔韵随风,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史掌柜道:“土地!”

“没错,就是土地!”范公子笑道,“新河道附近多为荒地野岭要么就是旱田、村社,地价在三四两上下,而一旦修建河道,有漕运及水利灌溉之便,无论是做水田还是修商铺,地价都将翻上一倍左右!”

史掌柜道:“沿河道上下,共多少土地?”

“约有十五万亩!”范公子兴奋的道。

史掌柜喃喃道:“至少也要四十五万两银子。”

范公子道:“但这可是直隶的田产,史掌柜想想现在直隶的良田是个什么价?”

“至少八两!”

“然也!每亩地净赚五两,那就是净赚七十五万两!就算到时候卖不出去也无妨,这可是直隶的田产,攥在手里就是滚滚的银子!”范公子的声音极具诱导性。

可惜史掌柜始终是一副冰山脸,等范公子发表完一通高论之后,耿直的道:“抱歉,没钱。”

这下范公子有些急了:“史掌柜何必说笑,与喀尔喀和俄国贸易,我大清商人皆要从两口而出,东口便是张家口,我范家兴隆魁侥幸占据一地,西口便是你大盛魁所在的杀虎口,近年来发展何其迅猛,吃了聂家的驼队后,你们的骆驼怎么也有上万头了吧?连我范家的兴隆魁都要甘拜下风呢。”

史掌柜不为所动:“骆驼多,银子少。”

范公子还要再劝说,正巧赶车的小厮道:“大少爷,我们到了!”

范公子拱手道:“史掌柜,此处便是良乡县了,究竟要不要投银子,也不必急做决断,随在下走走如何?”

史掌柜兴致缺缺。

范公子又劝道:“此处濒临浑河,浑河又名小黄河,黄河鲤鱼的名号想必秦掌柜听过,但却不知此处小黄河鲤鱼,鲜美也是一绝啊!”

史掌柜闻言,立马从车上下来,边走边道:“走走也好,正巧有些饿了。”

良乡县虽然临近浑河,但却出奇的贫穷,浑河泥沙多且经常泛滥,近河之地全都无法种植,其农田全都在临河极远的一侧,每次灌溉要么就要费力的打井水,要么就要走两三里的路,去河边挑水,无论哪样都是极为辛苦,农田灌溉不足,产量就低,百姓们自然也过的困苦。

范公子和秦掌柜在农田间闲逛,此时正是春耕时节,上至满头白发的耄耋老者,下至咿呀学语的垂髫小儿都在田间往来忙碌。

范公子随意的找到个老实的汉子,拱手问道:“敢问这位兄台,此地一亩作价多少?”

那汉子“啊?”了一声,并未听懂,还道:“别烦俺,俺忙着种地呢,不能误了农时!”

史掌柜道:“我们是问你地怎么卖?”

“啥?你们要买地?”那汉子惊道,“不卖,不卖,俺们一家就靠地里刨吃食活下来哩!”

“三两银子卖不卖?”史掌柜又问。

“不卖,不卖!你们走吧!”那汉子不耐烦的挥手。

“四两呢?”史掌柜又加价。

这时候那汉子的女人过来小声道:“他爹,这价差不多了。”

那汉子怒道:“闭嘴!败家娘们,把地卖了,咱们爹和咱儿子吃啥?”

那女人嘴一撇哭到:“你就晓得守着个破地!咱家一年到头连十个大子都剩不下,银子啥样,你见过吗?一两银子可是一千个铜板……”

那汉子被当众训斥,自不相让,于是两人竟在田里就吵了起来……

范公子面色尴尬,他是高门大户里出来的,自不懂农户们对土地的感情,把地看的比命还重的人,在大清比比皆是。

没了地就要给各个员外老爷当长工,有了地就算过的再差,但好歹是个人样子。

这就是农户们对土地的最朴实的情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误窃天下

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