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韵随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四十章 扬名,经济大清,笔韵随风,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范亮见大少爷说好,自己也跟着笑起来。

谁知道范清洪马上脸色一整道:“沙袋如何了?”

“什么沙袋?”

“自然是被你动过手脚的沙袋。”范清洪压低声音道,“有没有被冲走,会不会路出马脚?”

范亮颤抖的道:“公子,这个小的未能探知。”

……

三日后,沁园之名在京城中传开,文人士子们争相传诵那首《沁园春·永定洲》。

那首词作在雅集上横空出现,浑然天成,又找不到作者,宛如天神于世间的遗作。

而诗作现世后,骤然出现的大水,又像是上天对泄露天机的惩罚。

加上沁园可以可以自动出水的各处“泉眼”,墨先生登厅时出现的种种仙迹,都为沁园铺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京城,不少人对那坐落在浑河畔的宅子起了兴趣,但也仅仅是兴趣而已。

让他们掏钱买这样一座宅院,哪天行文有了神来之笔,也招来天罚怎么办?

对于这种情况,范清洪自然是喜闻乐见,只要两行宅地卖不出去,这场商战,范家就还没画输。

不过,两行似乎并未受此事干扰,他们派人重新种植了被损毁的庄稼,并修复了因水灾而破坏的水车等物。

与此同时,两行还自沁园始,在下游一连修了几十座类似的宅院,都选在了风景极佳的浑河之畔,府内同样有各种神奇的泉眼。

这与范清洪的判断一致,两行打从一开始,想卖的就是这样的宅地,而不是普通的田产。

所幸有了那场大水,提醒了人们住在浑河河畔的危险,沁园虽在京城名声远播,但人们对其始终敬而远之。

不过,这种情况,在八月末的一场早朝后,戛然而止。

于成龙因为监管河道不利,被罚俸半年,所幸这场大水死伤人数不多,康熙对于成龙还有信任。

自从他亲眼看到了拱土为田的防洪功效,就一直对着久了无数任命同时还保护了庄稼的耕田法颇感兴趣。

每日散职之后,便来沁园,缠着吴泽给他讲解拱起土法。

经过近一个月的考察和学习,于成龙终于向康熙上书,请求在浑河沿岸都修建类似的拱土田地。

康熙与众臣子商议,决定先照准推行,并下令奖赏了应勇救灾的两行。

早朝,一下,消息不胫而走,飞速的传遍了全城。

现在,全城的百姓都知道,永定洲这次水灾声势惊人,但死人却是历年最少的,同时也知道了桑基鱼塘不仅可以治斥卤地,还能防洪害,关键时刻还能救人命。

加上两行受皇上赏赐,一时间风头正盛。

早就对沁园充满了好奇的官员们,也借着参观桑基鱼塘的名义,来参观沁园。

康熙朝吏治不严,官员之间贪腐成风,这些人面上大多两袖清风,背地里家家都有无数田产、银子,完全有买下浑河府邸的能力,因此两行将浑河府邸的目标客户就定为这些官吏。

范家抛售旧河土地,本已几乎榨干了城内商贾的闲散银子,以为两行宅院已经无人可卖,没想到两行用一记士子雅集营造口碑,成功进入官僚们的巨大市场。

而且一切都是那么的水到渠成,沁园春、听湖曲、桑基鱼塘,给沁园打上了雅致、奇绝、神秘同时心怀百姓的光鲜标签。

就连拜访沁园,也在京城也变的高雅起来。

范清洪费尽苦心酿造的水患,到头来居然还帮了两行的忙,这让他几欲吐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误窃天下

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