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8章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重回1980年去享福,二蛇,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理解了金元宝兄弟的选择之后,这些吃瓜群众心中又忍不住好奇,这腾龙客运公司究竟是什么来头?为什么能让新村三爷这位大佬和执法部门一起出面警告金元宝兄弟?

“……”

至此,众人才恍然大悟。

在发生了对峙事件后,当天下午族头就跟严阵以待的族人们说了,已经让人去警告了金元宝兄弟,不出意外的话对方应该会选择退出广州路线。

现在这个年代的执法人员,威慑力其实是不如后世的,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展开来说了,不过有一点是可以拿出来说的,那就是无知者无畏。

至于已经被派往广州的那五辆大客车,可以每天一辆的先撤回来,所有车都先开回族里放着,等春运到了再开出来运营。

全县的早稻与晚稻都减产严重,甚至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颗粒无收的情况。

看到对方果然服软了,以地雷为首的一众邓氏族人都对族头佩服得五体投地,没想到族头在县城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让他们上来干架还行,但还没开打就想逼对方服软,他们可没有这个本事。

这一天晚上,邓世荣在整理前世记忆的时候,忽然想起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1985年整个博白的水稻遭受到了自解放以来病虫害最为严重的一年。

敢于对抗执法人员的,都是活腻了的,正常人都不可能这样做。

但话又说回来,这个年代的执法人员在乡下或者偏远山区那些法盲群体中的威慑力可能差了点,可在县城这种法律意识相对来说比较强的地方,再加上这里又是执法人员的“大本营”,那威慑力是完全不输后世的。

所以这个年代的乡下农村,才会出现跟执法人员对抗的事情发生。

然而,就算提前知道了这个事,那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可不是随便打打农药就能轻易解决的,就拿稻瘟病来说吧,这是由稻瘟病原菌引起的、发生在水稻的一种病害。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可发生,为害秧苗、叶片、穗、节等,分别称为苗瘟、叶瘟、穗瘟和节瘟。

而这只是1985年水稻遭受的病虫害之一,还有纹枯病、白叶枯病以及卷叶虫、稻飞虱、三化螟等病虫。

这玩意就算是知道,以现在博白县的水稻种植和管理技术,想要有效防治还是很难做到的,否则前世全县在早稻遭受到这样的病虫害之后,县里肯定就想到解决办法了,不会让晚稻又重复来了一遍。

所以,想要提前防治是很难做到的。

因此,想来想去,邓世荣觉得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劝大家明年不要种水稻了,直接改种其他农作物,等度过了明年这个病虫害最严重的一年,再重新种回水稻,应该就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了。

至于种什么,那都不用想,直接种红薯就行了。

在博白县,红薯的面积种植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有无忧饥(又叫“佩无起”、“大苗薯”)、张黄薯、假张黄、海康薯、六十日薯、指天公、灌阳薯等品种。

其中,最高产的品种毫无疑问就是无忧饥,它的亩产一般有550-600公斤,甚至在一些高产地块亩产可达到1000公斤。

它的优点是粗生、抗病力强、适应性广,无论是山区、平原、水田、坡地都可种植。

缺点是肉白,味淡,不好吃。

不过,这玩意由于产量高,用来作饲料养猪,那是再好不过了,所以一直受博白县农民的喜爱,种植面积大约占了全县红薯种植总面积的一半。

而质量较好的薯种则是“假张黄”,它的肉黄、细、香、甜,且抗病虫力强,适应田、坡等干湿土地,亩产量也仅次于“无忧饥”,种植面积自然也大,占了全县红薯种植总面积的三成。

这两个品种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抗病虫能力强,只要明年劝族人以及亲戚朋友根据自己的需要种上这两个品种的红薯,那就可以安然无恙的度过这场严重的病虫害了。

至于怎么劝他们放弃水稻种红薯,对于邓世荣来说倒不是难事,毕竟他现在在亲戚朋友以及族人面前,威望真的太高了,只要随便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就可以轻轻松松的让亲戚朋友和族人都听他的。

因此,明年的病虫害,邓世荣倒是有信心让自家的亲戚朋友以及族人们不用承受损失。

只是,俗话说得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邓世荣不满足于只帮助自家亲戚朋友和族人,他也想帮一帮其他乡镇的阿表。

毕竟大家都是博白人,前世的博白人在外面是出了名的团结(少许老鼠屎是在所难免的,只说大部分),即便一直在内斗(博白是全国最大的客家大县,而客家人宗族观念比较强,一般一条村都是同一个姓的,如果村里的人被别村欺负了,那么处理不好的话会慢慢演变成两条村之间的矛盾。

所以在八九十年代,村与村之间,甚至是乡镇与乡镇之间经常是打个不停,在斗得最厉害的时候,除了女人以外,只要这个乡镇的男人到了另外一个乡镇就要挨打,就是这么不讲道理),但只要对外绝对是团结一致的。

尤其是在广东,去打工的博白人有几十万,从九十年代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因为种种原因,只要提起博白人别人都怕,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那边的工厂只敢收博白妹不敢收博白仔,属实是名声在外了。

团结是刻入博白人基因里了,邓世荣身为博白人,要是有能力帮助其他乡镇的阿表,他肯定是愿意出手帮忙的。

不过,这事还真的不好办,让其他乡镇的阿表明年不种水稻改种红薯,人家凭什么听你的?

别说邓世荣只是那耶邓氏的族头,就算他是县太爷,要是没有合适的理由,别人也不可能听你瞎指挥的。

毕竟,现在不是生产队时代了,而是已经分田单干,农民想种什么是他自己的自由。

想要其他乡镇的阿表把水田改种红薯,除非能让他们看到利益,觉得种植红薯比种植水稻更划算,否则想劝他们好好的水稻不种改种红薯,是不太可能的。

最终,邓世荣还是无奈的发现,他是真的帮不了其他乡镇的阿表,至少早稻的时候帮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仙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甜心小娇妻:总裁,放过我吧

MOMO幻

花都透视高手

尼古拉斯赵四

我家井里有条龙

生的平凡

萌宝来袭:妈咪太好骗

绝代妈咪

心婚醉爱

酒酿圆子

光阴帮你记着

昕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