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四章 兵不厌诈,《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当年明月,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看到这幕似曾相识的景象,柳成龙绝望了。他曾私下对大臣尹斗寿说:提督(指李如松)不知敌情,却如此自信轻敌,此次是必败无疑了。

而拜祖承训的宣传所赐,许多明军将领也对日军畏惧有加(毕竟都没见过),李如松却又狂得冒烟,对日军不屑一顾,很有点儿盲目自信的意思。总而言之,大家心里都没谱。

只有一个人,知道所有的真相。

虽然已过去了很久,李如松却仍清楚地记得,二十多年前,在一个又一个深夜,那位落魄的老人站立在他的身边,耐心地告知他所有的一切:他们从哪里来,来干什么,他们的武器战术,他们的凶狠残忍,以及战胜他们的方法。

然后,他就离开了自己。很多年过去了,那个人的一切却始终牢牢地铭刻在脑海中,他的博学、教诲和那沧桑、期望的眼神。

今日我所传授于你之一切,务必牢记于心。

是的,我记得所有的一切,二十多年之中,一日也不曾忘却。

这一刻,我已等待了太久。

误会

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初四,在无数怀疑的眼光中,李如松带兵抵达了安定馆(《明史》为肃宁馆),在这里,他见到了前来拜会的日军使者。

但这些人既不是来宣战,也不是来求和的,他们只有一个比较滑稽的目的——请赏。

李如松的计策成功了,在他的授意下,沈惟敬派人向小西行长报信,说明朝同意和谈条件,此来是封赏日军将领,希望做好接待工作云云。

要说这日本人有时还是很实在的,听说给赏钱的来了,小西行长十分高兴,忙不迭地派人去找李如松。

一般说来,办这种事,去个把人也就够了。不知是小西行长讲礼貌,还是穷疯了,这次竟然派了二十三个人,组了个团来拿封赏。

顺便说一句,这里的数字,源自我所查到的兵部侍郎宋应昌的奏疏,但据《明史》记载,是二十个人,而且事后剩余人数也不同。这也是没办法,明代史难度就在于史料太多,这本书这么说,那本书那么说,基本上就是一笔自相矛盾的烂账,类似情况多如牛毛。

在本书中,但凡遇到此类头疼问题,一般根据顾颉刚先生的史料辨析原则,故此处采信宋应昌的奏疏。

这二十三人到的时候,李如松正在大营里。他即刻吩咐,把带头的几个人请到大营,他马上就到。

马上的意思,就是很快,当然,也是还要等一会儿。

出事,也就是一会儿的事。

李如松很懂得保密的重要性,所以沈惟敬的情况以及他的打算,只有少数几个人知晓,这中间不包括李宁。

李宁是李如松的部将,性格简单粗暴,天天喊打喊杀,这天正好待在大营外,先听说来了日本人,又听说李提督要处理这些人,当即二杆子精神大爆发,带着几个人,这就进了大营。

一进去,李宁二话不说,拔刀就砍。日本人当时就傻了眼,两国交战还讲究个不斩来使,来讨赏的竟然也砍?于是仓皇之间,四散逃命。

由于李宁是自发行动,又没个全盘计划,一乱起来谁也不知怎么回事,一些日本人就趁机逃掉了,于是乱打乱杀之后战果如下:生擒一人,杀十五人,七人逃走。

等李如松“马上”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个一地鸡毛、狼狈不堪的场面。他当即暴跳如雷。因为这个傻大粗不但未经命令擅自行动,还破坏了他的整体计划。

李提督自然不肯干休,当即命令,把李宁拉出去砍头。

但凡这个时候,总有一帮将领出场,求情的求情,告饶的告饶,总而言之,要把人保下来。

这次也不例外,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柏亲自出马,且表演得十分卖力(哭告免死)。碍于众人的面子,李如松没有杀李宁,重责他十五军棍,让他戴罪立功。

但就在大家如释重负的时候,李如松却叫住了李如柏,平静地对他说了一句话:

今天你替人求情,我饶了他,但如果你敢违抗我的将令,我就杀了你(必枭首)。

李如柏发抖了。他知道,自己的哥哥从不开玩笑。

从那一刻起,无人再敢违抗李如松地命令。

教训了李宁,又吓唬了弟弟,但于事无补,日军使者已经杀掉了,你总不能去找小西行长说,这是误会,我们本打算出其不意,过两天才撕破脸打你,所以麻烦你再派人来,咱们再谈谈。

只要日本人精神还正常,估计这事是没指望的,所以李如松认定,自己的算盘已经落空。

然而,最蹊跷的事情发生了,仅过了一天,小西行长就派来了第二批使者,而他的任务,并不是宣战,也不是复仇,却是澄清误会。

误会?李如松目瞪口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仙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初恋算法

杯晚

圈养豪门妻:娇嫩前妻,要定你

甄珍

忘记以前说爱你

君绝

情深缘浅,浅爱深缠

野心鱼儿

丁二狗的妖孽人生

严大妮儿

前妻一身反骨,总裁心里添堵

顾小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