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一章 皇太极,《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当年明月,经典美女),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明朝看来,后金就是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强盗团伙,压根儿不是政权,堂堂天朝怎么能和强盗团伙谈判呢?

所以多年以来,都是只打不谈。

但问题是,打来打去都没个结果,正好这次把团伙头目憋屈死了,趁机去谈谈,也没坏处。

当然,作为一名文官出身的将领,袁崇焕还有点政治头脑的,谈判之前,先请示了皇帝,才敢开路。

憋死(打伤致死)了人家老爹,还派人来吊丧,是很不地道的,如此行径,是让人难以忍受的。

然而,皇太极忍了。

他不但忍了,还作出了出人意料的回应。

他用最高标准接待了袁崇焕的使者,好吃好喝招待,还搞了个阅兵式,让明使玩了一个多月,走的时候还送了几匹马、几十只羊,并热情地向自己杀父仇人的使者微笑挥手告别。

这意味着,一个比努尔哈赤更为可怕的敌人出现了。

懂得暴力的人,是强壮的;懂得克制暴力的人,才是强大的。

在下次战争到来之前,必须和平,这就是皇太极的真实想法。

袁崇焕也并非善类,对于这次谈判,他在给皇帝的报告中,作出了充分的解释:

“奴死之耗,与奴子情形,我已备得,尚复何求?”

这句话的意思是,努尔哈赤的死讯,他儿子的情况,我都知道了,还有什么要求呢?

谈来谈去,就谈出了这么个玩意儿。

谈判还在继续,到第二年(天启七年,1627)正月,皇太极又派人来了。

可这人明显不上道,谈判书上还附了一篇文章——当年他爹写的七大恨。

但你要说皇太极有多恨,似乎也说不上,因为,就在七大恨后面,他还列上了谈判的条件,比如金银财宝、土地等。

也就是想多要点东西嘛。

袁崇焕是很幽默的,他在回信中,很有耐心地逐条批驳了努尔哈赤的著作,同时表示,拒绝你的一切要求。这意思是,虽然你爸憋屈死了,我表示同情,但谈归谈,死人我也不买账。

过了一个月,皇太极又来信了,这哥们儿明显是玩上瘾了,他竟把袁崇焕批驳七大恨的理由,又逐条批驳了一次。当然正事他也没忘了谈,这次他的胃口小了点,要的东西也减了半。

文字游戏玩玩是可以的,但具体工作还要干。在这一点上,皇太极同志的表现相当不错,就在给袁崇焕送信的同时,他发动了新的进攻,目标是朝鲜。

天启七年正月初八,阿敏出兵朝鲜。朝鲜军的表现相当稳定,依然是一如既往地不经打,一个月后平壤就失陷了。再过一个月,朝鲜国王就签了结盟书,表示愿意服从后金。

天启七年后金军出兵朝鲜的四大“理由”

朝鲜失陷,明朝是不高兴的,但不高兴也没办法,今天不同往日了,家里比较困难,实在没法拉兄弟一把。失陷,就失陷了吧。

一边谈判,一边干这种事,实在太过分了。所以在来往的文书中,袁崇焕愤怒地谴责了对方的行径,痛斥皇太极没有谈判的诚意。

话虽这么说,但袁崇焕也没闲着,他也很忙,忙着砌砖头。

自打宁远之战结束后,他就开始修墙了。打坏的重砌,没坏的加固,他还把几万民工直接拉到锦州,抢工期抓进度,短短几个月,锦州再度成为坚城。

此外,他还重新占领了之前放弃的大凌河、前屯、中后所、中右所,修筑堡垒,全面恢复关宁防线。

光修墙是不够的,为把皇太极彻底恶心死,他大量召集农民,只要来人就分地,一文钱都不要,白送,开始大规模屯田,积累军粮。

一边谈判,一边干这种事,实在太过分了。所以在来往的文书中,皇太极愤怒地谴责了对方的行径,痛斥袁崇焕没有谈判的诚意。

到了天启七年五月,老头子的身后事办完了,朝鲜打下来了,锦州修起来了,防线都恢复了,屯田差不多了,双方都满意了。

打吧。

天启七年五月六日,皇太极率六万大军,自沈阳出发,进攻锦州,“宁锦大战”就此揭开序幕。

此时出战,并非皇太极的本意。老头子才挂了几个月,遗产刚刚分割完,追悼会刚刚搞完,和朝鲜又刚刚打了仗,实在不是进攻的好时候,但没办法,不打不行——家里闹灾荒了。

天启七年,辽东受了天灾,袁崇焕和皇太极都遭了灾,粮食紧缺。

为解决粮食问题,袁崇焕决定,去关内调粮,补充军需。

为解决粮食问题,皇太极决定,去关内抢粮,补充军需。

没办法,吃不上饭啊,又没处调粮食,眼看着要闹事,与其闹腾我不如闹腾你们,索性就带他们去抢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仙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超级大学生

张礼先生

穿进末世守护你

西大秦

绝美总裁的特种狂兵

养一福

死神帝峰

1柱擎天

夜半冥婚:鬼夫大人有妖气

格零

邪王在上:废柴大小姐

在路上